首页

隔板踩吐奶

时间:2025-05-30 04:21:42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80818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考察亮点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3个新发现

  本航次主要有3个方面的新发现:

  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区域,而冰间湖200-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

  “雪龙2”号完成的考察任务是我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范珊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珠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金融赋能发展论坛举行

高效机械化作业已成为春耕“主力”,农业“黑科技”不断解锁春耕新模式。在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金丰公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4台专业施肥无人机正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均匀的撒施肥料。“这一台无人机能装载120斤的肥料,给3亩麦田施肥,基本上一分多钟就能撒完一亩地。”金丰公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宗龙介绍说。

总台海峡时评:连八年被拒!“以卫谋独”挑战一中注定失败

本次培训在课程设计上,兼顾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学习,重在发展教师将科技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除集中面授和科研院所的参观走访以外,更加注重学员与科学家、科学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之间的深入交流,以及面向真实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参训教师开阔科学视野,增强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提高科学教学水平。线下课程结束后,还将生成优质数字化资源,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专栏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和科技辅导员等开放。

盛李豪晋级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

“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222.2%和553%,有力地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提升了信心。”

习近平向纳米比亚当选总统恩代特瓦致贺电

工作人员翁良珉介绍,今年新闻中心的“网红”孙悟空携进宝为记者朋友送出祝福,这只重约150磅的60寸蛋糕,取材于上海主题画卷《悟空的假期》。

武汉食博会开幕 展商拥抱“数字时代”

工作之余,金庸先生是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出任院长时,他已是75岁高龄,尽管平时我们都会通过电话、传真和邮件及时向他汇报沟通学院工作,但他每年都必定来浙大两三次,一来就是十天半个月。他最高兴的事,就是以“大师兄”的身份和他的“小师弟师妹”们见面,与师生交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